|
最近,欧盟成员国在是否对中国电动车加征“反补贴税”的投票中出现了新变化。原本支持征税的国家减少了一个,而弃权的国家从10个增加到了12个。尤其是西班牙,从之前的支持转为弃权,显得尤为引人注意。% T5 P* s3 R( Y H4 ?& f$ ~. O& W8 J
$ ?! X5 g, e+ d! B这背后是中欧之间一段时间以来的多层次交流和谈判,表明欧盟内部在这个问题上分歧越来越大。很多弃权国家虽然不想违背欧盟整体政策方向,但又担心通过加税搞砸和中国的贸易关系。, A' H/ l& K. F& \+ A3 t
3 I& e j5 i! U: y( q- z10月7日,中欧双方将展开新一轮关税谈判。尽管欧盟暂时选择了对中国电动车加征关税,但仍在传递出希望通过谈判避免中欧关系进一步恶化的信号。接下来的谈判会围绕两个焦点:其一是税率是否可以再调整;其二是中方是否愿意提供价格承诺,以回应欧盟“低价倾销”的指责。* c0 \) K2 K; E
( G& v5 u+ X' D2 Z4 B4 }如果欧盟坚持强硬到底,短期来看,中国的电动车企业会受到冲击,尤其是那些瞄准欧洲市场的企业,成本增加,竞争力下滑。然而,从长远来看,这种“税战”会影响到整个欧洲汽车行业,特别是可能威胁到数百万人的就业。
6 I/ B: p* l d. W' S( X
, R, \3 I( V# Y0 r" y1 O* Z# j目前,中国已经在WTO提出了上诉,还在调查一些欧洲进口中国的产品。如果欧盟依然强硬,中方可能会采取更强硬的对策来回应。
% x# R/ m8 V# D: O
6 s: y" P4 |& f$ ?德国在这次投票中选择了反对加税,因为他们担心如果与中国关系紧张,可能会影响德国汽车品牌在中国的销量。德国总理朔尔茨也呼吁通过谈判解决问题,避免中欧关系走向对抗。
) h) D1 I4 H4 O; k; ^# y3 D
5 ~7 A( E- m# r. X+ G1 }% V而西班牙在此前支持加税的立场上做出了改变。西班牙首相桑切斯在9月访问中国后呼吁不要加征关税,担心西班牙的出口产品会受到中国的制裁,同时也希望吸引中国电动车厂在西班牙设立生产基地。
# G9 N6 p; W, }, X6 E
- K* w \ D) [9 u6 S尽管法国支持加税,但国内也有行业担心成为中国报复的目标,比如干邑生产商就公开表示,政府的决定让他们感到失望。- H9 B' Z' J- x# ~: w H, l
3 J8 X8 s6 s4 F% E, s0 \
虽然欧盟决定对中国电动车加税,但从形式上看,事情还没有尘埃落定。欧盟委员会与中国政府还在谈判,中国企业也提出了一些妥协方案,比如设置最低进口价格和限制销售数量等,但欧盟方面似乎觉得还不够。2 {) [8 q" `( Y1 m1 x
% d# L- t9 k* U/ k6 |: S
现在,欧洲市场要想尽快看到中国的廉价电动车,似乎变得不太可能了。与此同时,那些在中国生产面向欧洲市场电动车的欧洲企业可能会面临价格上涨,甚至面临产品被从市场上撤下的风险。
6 A' V; ~4 J) r" K* J/ l$ u1 h) @3 u/ s9 p6 A' S# G4 V: N7 w
整体来看,中欧之间的这场“税战”还远未到最终结局,未来双方如何继续博弈,仍是个未知数。( O/ G% B% t7 b7 Z2 ?
( G- @4 Q4 x+ q: p! E3 o
8 N1 _. g% I6 J: D
0 F) Q) t+ i" ~1 o* c7 d( b1 O4 g6 V* U. R; B* r
) Z1 N+ e6 ]4 `# x. c9 r5 s, L% \4 w1 E& D
* Q7 \: T* m1 E4 q5 \* w) F# [' r/ U+ m0 r. a6 E8 b
) `3 o& t* L" f4 ^, O$ h& d6 |# S* H' W, O- L
|
|